红皇后效应

《红皇后效应》封面
作者: [英]马特·里德利
出版社: 重庆出版社
出版年:2021-7
页数:408
定价:68元
ISBN:9787229152659
装帧:精装
标签: 文化 社会 科普 马特·里德利

豆瓣评分:7.7
最后更新时间: 2022-10-27 14:18:19

推荐理由

人类为什么不是雌雄同体?

为什么年轻女人都有纤细的腰身?

为什么富有的男人要娶美丽的女人?

年轻就等于美丽吗?……

我们或许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两性困惑,但很少有人会把性和人性联系到一起。

马特•里德利借用“红皇后假说”(美国古生物学家瓦伦于1973年提出,其典故出自童话故事《爱丽丝镜中历险记》),从进化角度破解了性的起源,探讨了性选择是如何塑造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心智的,两性博弈是如何塑造人性的等等问题。

在作者看来,所谓人性,其实就是两性博弈的具体表现形式。这个观点未必全面,却不失为理解人性的重要切入点。要想充分认识人性,本书将是不错的选择。

我们可以从三个问题理解这本书:红皇后效应讲的是什么?为什么人类既如此相同却又各具特色?爱是理性的吗?

红皇后效应认为,所有的进步都是相对的。为了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,生物不得不拼命进化,但敌人、对手也在不断进化,生物进化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样:不进即是倒退,停止等于灭亡。

为什么人类既如此相同却又各具特色?虽然地球上的人类拥有不同肤色、分属不同的种族、外表也千差万别,但我们拥有共同的特质(人性):开心了会笑、难受了会哭,会思考、会害怕、会吵架和撒谎等,即使与世隔绝“蛮人”也与现代人有着相同的笑容与悲伤的表情。而这一切都源于有性繁殖——“性”。人类通过性的基因传递保持了共同的特性,但又因为基因不同而拥有截然不同的外貌。如果不了解性的演变,便难以理解人性的进化。

爱是理性的吗?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情深”,爱情当然是感性的。真的是这样吗?但残酷的是,所有爱情都是经过反复衡量才做出的选择,就算水性杨花的女人,也不会无缘无故献出自己的身体。生物的性选择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,进化出两种性别,决不是为了浪漫。无论男女,都在寻求自身生殖利益的最大化的途径,恋爱、结婚、生育后代等环节充满了博弈。而浪漫只是掩盖两性博弈策略的假象。了解了这些,回头再看看“女人拜金、男人重貌,富人偏爱男孩、穷人喜生女孩,男性更挑剔、女人更瘦弱……”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悟。

《纳瓦尔宝典》一书中强力推荐该作者的所有作品。

内容简介

所有的进步都是相对的。在《爱丽丝镜中历险记》中,爱丽丝和红皇后拼命向前奔跑,却仍停留在原地,因为周围的景观是和她们一起移动的。爱丽丝跑得越快,世界随之更新的速度也越快,她的进步也越小。

生物进化也是如此。英国知名科普作家马特•里德利选取微生物、植物、昆虫、鱼类、鸟类以及人类等的案例,运用红皇后效应中的悖论展示了基因竞争是如何导致性别产生,性选择是如何塑造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心智的,两性博弈是如何塑造人性的,如此种种。

为什么人类既如此相同却又各具特色?不了解性的演变,便难以理解人性的进化。

在作者看来,所谓人性,其实就是两性博弈的具体表现形式。这个观点未必全面,却不失为理解人性的重要切入点。要想充分认识人性,本书将是不错的选择。

思维导图

作者简介

马特·里德利(MattRidley)

英国科普作家,纽卡斯尔英国国际生命中心的创始主席,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客座教授,他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、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、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。因其在科学、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。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,主修动物学,并因对雉鸡的繁育系统研究而获得博士学位。

1983年博士毕业后,加入了《经济学人》杂志,担任科学编辑,后担任驻华盛顿记者,成为《每日电讯》专栏作家,并成为The Best American Science Writing 2002年度的嘉宾编辑。

从1994年到2007年因家族原因进入金融行业。

在金融危机后,他在2010年到2013年为《华尔街日报》撰写专栏,并从2013年至今为《时代》杂志撰写科学、环境与经济学专栏。

他的成名作为《理性乐观派》,同时还著有《基因组》《先天后天》《美德的起源》的“基因三部曲”,以及畅销书《自下而上》《创新的起源》《灵敏基因》、《红色皇后》。他的书曾入围六大文学奖项,其中包括《洛杉矶时报》图书奖与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最佳科学图书奖。《福布斯》杂志称其为英国的尤瓦尔·赫拉利。

曾因TED上的演讲“When Idea Have Sex”讨论思想交融与生物繁衍的相似性而轰动一时。

现居卢森堡,妻子是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高级讲师。

书籍解读0

还没有解读
态度

我的评价